1.南京大学
对于南大在排行榜上的衰落,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南大不制作、不参与排行榜,在名次上自然会吃些亏。也有一种观点:从前南大SCI指数非常高,如今高校都在捣鼓SCI,这一传统优势便不再明显。
拥护南大的同学,认为其坚持不并校的调性,是底气,是光环。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不并校,短板工科与医科发展缓慢,优势理工类学科中,化学与物理实力下降,文科拼不过北大复旦人大北师大,商科更是被甩到十名之外。从曾经的前五常客,到如今勉强挤进前十,这期间南大究竟经历了什么?
而且,南大还有一个常被吆喝的特点——“小而精”的培养方式。但近年也饱受冲击,行政的官僚化、决策层的混乱管理、青年骨干引进寥寥无几等原因是其掣肘,这都导致了现在南京大学,看起来如同一个没落的贵族。
2.南开大学
不提与清华北大组建西南联大名噪一时的当年勇,单说世纪初“清北复开”这一约定俗成的搭配,南开大学也一度是无数学子瞻仰的梦想。叹如今前三甲依旧傲人,但“梦之队”中的南开却被逐渐淡忘。
南开就算只跟自己比,也是退步了。从学校的投档录取情况来看,早已不能世纪初的盛况同日而语。而且看看曾经同一梯队的北航、同济,自己的录取分数已被压在后头,也是事实。相较之下,同城大学欣欣向荣,南开则因资金匮乏举步维艰,八里台的住宿条件、夏令营水平都是被吐槽对象。
老牌学科数学、化学风头不再,金融专业学术地位虽高,但是城市区位的限制使其不能抓住市场效益。培训的人才不能留在本地,同等分数的考生纷纷直接选择毕业去向城市的院校就读。
3.中国地质大学
地矿油三兄弟同病相怜,向来在志愿选择上持续遇冷,新兴能源应用的兴起更使它们的发展受到挑战。脱胎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类院系,中国地质大学经历了北京地质学院时期后又迁址武汉,最终定型为北京、武汉两地独立办学。
但该校的一分为二,证明了1+1有时候小于2。在武汉,当各大学院大规模重组时,地质大学淡定得岿然不动,导致如今比起合并后家大业大的武大与华科,主打地质牌的行业型大学便多少有些单薄。在北京,在宇宙中心五道口的耀眼光华笼罩下,冷感的中国地质大学也越来越不起眼。两者在相关大学排行榜上表现均以退为主。
中国大学退步榜,你的大学“上榜”了吗?
日期:2024-11-26 阅读:9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