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地政可以选的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等;2025年这个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大学倾向于综合类、财经类和师范类,如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
一、历地政可以选哪些专业
历地政组合在高考中可以选择的专业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大类:
1、理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2、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
3、艺术学: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流行音乐,音乐治疗,流行舞蹈,音乐教育等。
4、管理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劳动关系,体育经济与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市场营销教育,零售业管理,创业管理等。
据统计,历地政组合可报考的专业种类达到了337种,广泛覆盖了历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专业覆盖率相当可观。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历地政组合所能选择的专业中,有一部分是并未设定特定选考科目限制的,例如文学类的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管理学类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尽管历地政组合在医学相关专业的报考上有所局限,但它对于社会科学与人文领域的探索却尤为深入。
不过,历地政组合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全面覆盖与深度挖掘。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基础,为学生报考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地理学科的加入,不仅拓宽了地理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的选择,还使得该组合在环境科学、资源管理等交叉学科上拥有更多可能性;政治学科的融入,则为学生打开了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大门,对于未来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政策研究或法律职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因此,历地政组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社科专业选择,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历史政治地理可报专业一览表:
二、历地政可报大学一览表
其实历地政可报的大学从专业就可以看出来,历地政可报专业倾向于管理学类、经济学类、以及工学类,因此历地政可以报的大学主要有理工类、财经类、师范类以及综合类。
下面是老师根据2025年各大学在江西的选科要求,为大家例举的部分学校名单。
1、理工类
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2、财经类
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
3、师范类
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4、综合类
如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江南大学等。
下面是历史政治地理组合可以报考的大学名单一览表(可报专业数量超过6个的学校、不含不限选科要求的专业):
院校名称 | 计数 |
---|---|
华中师范大学 | 27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17 |
华中科技大学 | 17 |
吉林大学 | 17 |
青海民族大学 | 15 |
西北大学 | 14 |
云南民族大学 | 14 |
楚雄师范学院 | 13 |
淮北师范大学 | 13 |
云南大学 | 13 |
天津师范大学 | 12 |
信阳师范大学 | 12 |
广西师范大学 | 11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11 |
景德镇学院 | 11 |
河北师范大学 | 10 |
河南科技学院 | 10 |
呼伦贝尔学院 | 10 |
吉首大学 | 10 |
昆明学院 | 10 |
兰州城市学院 | 10 |
内蒙古大学 | 10 |
四川师范大学 | 10 |
西藏大学 | 10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10 |
重庆大学 | 10 |
保定学院 | 9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9 |
湖南师范大学 | 9 |
兰州大学 | 9 |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
9 |
泉州师范学院 | 9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9 |
西南大学 | 9 |
新疆大学 | 9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9 |
福建师范大学 | 8 |
赣南师范大学 | 8 |
贵州民族大学 | 8 |
湖北师范大学 | 8 |
昆明理工大学 | 8 |
陇东学院 | 8 |
南宁师范大学 | 8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8 |
普洱学院 | 8 |
西南交通大学 | 8 |
新疆师范大学 | 8 |
云南警官学院 | 8 |
云南师范大学 | 8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8 |
洛阳师范学院 | 7 |
南京警察学院 | 7 |
齐齐哈尔大学 | 7 |
陕西师范大学 | 7 |
首都师范大学 | 7 |
甘肃政法大学 | 6 |
广州大学 | 6 |
哈尔滨学院 | 6 |
海南大学 | 6 |
河南师范大学 | 6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6 |
宁夏大学 | 6 |
潍坊学院 | 6 |
西北民族大学 | 6 |
湘潭大学 | 6 |
浙江师范大学 | 6 |
郑州警察学院 | 6 |